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老街的修表匠
县城的老街不长,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两旁的老房子挤挤挨挨,挂着褪色的招牌。在老街中段,有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小店,门口挂着一块木质招牌,上面用红漆写着“老林修表”,字迹虽有些斑驳,却透着一股执拗的认真。店主老林,是这条老街上唯一的修表匠,也是我记忆里最会与时光“对话”的人。
第一次走进老林的修表店,是小学五年级的夏天。那天,我不小心把妈妈的旧手表摔在地上,表盘玻璃碎了,指针也停在了三点十分。妈妈急得眼圈发红,那是外婆留给她的遗物,她说:“去老街找老林试试吧,他修表最仔细。”我攥着手表,忐忑地走进老街,远远就看见老林坐在店门口的木凳上,戴着放大镜,手里拿着细小的镊子,正专注地摆弄着一块旧手表。
店里的陈设很简单,一张掉漆的木桌,上面铺着深蓝色的绒布,摆着大小不一的螺丝刀、镊子、放大镜,还有几个装满零件的玻璃罐,罐子里的齿轮、螺丝像小星星一样闪着光。墙上挂着一个老式挂钟,指针“滴答滴答”地走着,声音清脆,却让店里的时光显得格外慢。
“小朋友,修表吗?”老林抬起头,他的眼睛不大,却很亮,眼角的皱纹里藏着温和。我点点头,把手表递过去。老林接过手表,先放在耳边听了听,又用放大镜仔细看了看表盘,轻声说:“表盘玻璃碎了,指针松了,机芯应该没大问题,能修好。”他的声音很轻,却让人莫名安心。
老林从抽屉里拿出一块新的玻璃,又取出一把比指甲盖还小的螺丝刀,开始拆卸手表。他的手很粗糙,指关节有些肿大,手背上爬着青筋,可指尖却灵活得惊人。只见他捏着螺丝刀,轻轻拧下表盘上的小螺丝,动作慢而稳,仿佛在摆弄一件稀世珍宝。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的手上,细小的绒毛都清晰可见,连落在绒布上的灰尘,都好像不敢打扰这份专注。
我蹲在旁边,看得入了迷。老林偶尔会跟我说话,问我手表是谁的,摔的时候疼不疼。他说,每块手表都有自己的“脾气”,有的怕摔,有的怕潮,修表就像给手表“看病”,得耐心听它的“诉求”。说着,他从玻璃罐里挑出一个小小的齿轮,用镊子夹着,小心翼翼地装进机芯里,“你看,这个齿轮是手表的‘心脏’,装歪一点,指针就走不准了。”
那天,我在店里待了一个多小时。老林把修好的手表递给我时,表盘锃亮,指针“滴答滴答”地走着,刚好对准了当时的时间。“试试吧,走时很准。”他笑着说。我接过手表,心里又惊又喜,连忙问多少钱。老林摆摆手:“小朋友,这次不收钱,你妈妈的手表是老物件,能修好就好。”我不肯,硬要把妈妈给的十块钱塞给他,他却笑着把钱推回来:“以后手表有问题再来,下次一起算。”
从那以后,我成了老林修表店的常客。有时是帮邻居送修旧怀表,有时是单纯路过,想进去看看他修表。老林从不嫌我烦,还会给我讲手表的故事。他说,他十八岁就跟着师傅学修表,那时老街很热闹,修表店有三家,后来师傅走了,其他两家也陆续关了门,只有他还守着这间小店。“我修了四十多年表,见过太多故事了。”老林说,有老人来修陪伴自己一辈子的旧怀表,只为留住与老伴的回忆;有年轻人来修祖传的手表,想把这份念想传下去;还有人拿着摔坏的手表,红着眼眶说这是亲人留下的最后一件东西。
有一次,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来修一块老式机械表。她把手表递给老林时,手都在抖:“老林,你一定要修好它,这是我老伴当年向我求婚时送的,他走了三年,我每天都戴着它,就像他还在我身边一样。”老林接过手表,仔细检查后说:“阿姨,您放心,我一定修好。”接下来的三天,老林每天都在店里琢磨这块表,有时连午饭都忘了吃。他说,这块表的机芯老化严重,很多零件都找不到了,他只能用旧零件一点点打磨、改造。
第四天,老奶奶来取手表时,老林把手表轻轻放在她手里,还特意调好了时间:“阿姨,您试试,走时很准,以后要是有问题,随时来。”老奶奶戴上手表,摸了摸表盘,眼泪掉了下来:“谢谢你,老林,它又‘活’过来了。”那天,老奶奶非要多给老林钱,老林却只收了成本费:“阿姨,这表承载的情分,不是钱能衡量的。”
老林修表有个规矩,凡是老物件、有特殊意义的手表,他都只收成本费;遇到生活困难的人,他甚至分文不取。有人劝他:“老林,你这手艺,多收点钱也有人来修,别太实在了。”老林却摇摇头:“我修表不是为了赚钱,是喜欢这份手艺,也想帮大家留住点念想。”他说,每块手表都记录着时光,修表不仅是修零件,更是修人心底的回忆。
去年冬天,老街要进行改造,不少老店都搬了家。有人问老林要不要搬去新城区,那里人流量大,生意会更好。老林却拒绝了:“我在这条老街待了四十多年,熟客都在这里,我走了,他们找谁修表呢?”最后,老街改造时,特意给老林的小店留了位置,只是把旧房子翻新了一下,木质招牌依旧挂在门口,“老林修表”四个字重新刷了红漆,比以前更亮了。
改造后的老街,多了很多网红店,年轻人来来往往,拿着手机拍照打卡。可老林的修表店,依旧是老样子:老林坐在门口的木凳上,戴着放大镜修表,墙上的挂钟“滴答滴答”地走着,店里的时光依旧很慢。偶尔会有年轻人好奇地走进来,看着老林修表,感叹“原来还有这么细致的手艺”;更多的,还是那些老熟客,提着旧手表来修,顺便跟老林聊聊天,说说家里的事。
前几天,我又去了老街。远远就看见老林的店门口围了几个人,走近一看,是老林在教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修表。年轻人是老林的徒弟,也是老街里唯一愿意学修表的年轻人。老林拿着一块旧手表,耐心地教他怎么拆卸机芯,怎么识别零件:“修表要沉下心,不能急,每一个零件都不能马虎,就像对待生活一样。”
阳光照在老林和徒弟身上,暖融融的。我站在门口,看着老林专注的神情,忽然明白,老林坚守的不只是修表这门手艺,更是一份对时光的敬畏,对人心的关怀。那些被他修好的手表,不仅重新开始“行走”,更承载着人们心底的回忆与情感;而他的修表店,就像老街上的一座“时光驿站”,让忙碌的人们,能在这里停下脚步,找回那些被遗忘的温暖。
离开老街时,我回头望了一眼“老林修表”的招牌,看着老林和徒弟认真修表的身影,听着墙上挂钟“滴答滴答”的声音,忽然觉得,老林修的不是表,而是时光里的那些珍贵念想,是人心底最柔软的温暖。这条老街,因为有了老林这样的手艺人,才更有温度;而我们的生活,也因为这些坚守与热爱,才更显珍贵。
书名?阅女无限??呵呵,广大银民,请看清楚哦。吴县,这个二十岁的青涩小子,进城上学,居然一不留神,取悦于众多美女,在众女的帮助下,事业也是蒸蒸日上。且看主角如何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吴县的悦女事业中去。蹩脚的猪脚,由一个初哥,逐渐成为花丛高手。...
前世孤苦一生,今世重生成兽,为何上天总是这样的捉弄!为何上天总是那样的不公!他不服,不服那命运的不公。自创妖修之法,将魔狮一族发展成为能够抗衡巨龙的麒麟一族,成就一代麒麟圣祖的威名。...
张湖畔,张三丰最出色的弟子,百年进入元婴期境界的修真奇才。他是张三丰飞升后张三丰所有仙器,灵药,甚至玄武大帝修炼仙境的唯一继承者,也是武当派最高者。在张三丰飞升后,奉师命下山修行。大学生,酒吧服务员,普通工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生活,总是有丰富多彩的人生,不同的遭遇,动人的感情,总是让人沉醉不已。武林高手...
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庾明毕业后因为成了老厂长的乘龙快婿,后随老厂长进京,成为中央某部后备干部,并被下派到蓟原市任市长。然而,官运亨通的他因为妻子的奸情发生了婚变,蓟原市急欲接班当权的少壮派势力以为他没有了后台,便扯住其年轻恋爱时与恋人的越轨行为作文章,将其赶下台,多亏老省长爱惜人才,推荐其参加跨国合资公司总裁竞聘,才东山再起然而,仕途一旦顺风,官运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庾明联合地方政府开展棚户区改造工程受到了中央领导和老百姓的赞誉。在省代会上,他又被推举到了省长的重要岗位。一介平民跃升为省长...
生长于孤儿院的少年刘翰和几女探险时偶得怪果奇蛇致使身体发生异变与众女合体并习得绝世武功和高超的医术为救人与本地黑帮发生冲突得贵人相助将其剿灭因而得罪日本黑道。参加中学生风采大赛获得保送大学机会。上大学时接受军方秘训后又有日本黑龙会追杀其消灭全部杀手后又参加了央视的星光大道和青歌大赛并取得非凡成绩。即赴台探亲帮助马当选总统世界巡演时与东突遭遇和达赖辩论发现超市支持藏独向世界揭露日本称霸全球的野心为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而在颁奖仪式上其却拒绝领奖主人公奇遇不断出现艳遇连绵不...
赵敏的娇蛮狐媚周芷若的举止优雅小昭的温柔体贴不悔的秀丽美艳蛛儿的任性刁蛮 一梦醒来,该是倚天屠龙的另一个新主角上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