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星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琥珀辞 Anbar的跨世回响上卷(第1页)

琥珀辞:Anbar的跨世回响

楔子

西历九世纪的某个黄昏,阿拉伯半岛的沙海正把最后一缕金辉吞进褶皱里。商队首领哈伦勒住骆驼的缰绳,驼铃在干燥的风里晃出细碎的响,像谁把星星揉碎了撒在空气里。他从怀中摸出一方鞣制得极软的羚羊皮,小心翼翼展开——内里躺着一块鹅蛋大小的东西,灰褐如老檀,却泛着蜜蜡般的柔光,指尖触上去,是温温的糯,像刚从阳光里晒透的棉絮。

“穆萨,过来。”哈伦的声音裹着沙粒的粗粝,却藏着罕见的轻。年轻的学徒穆萨凑上前,鼻尖先撞上一股奇异的香:不是沙漠里常见的乳香灼热,也不是椰枣的甜腻,是带着海腥的沉润,像潮水退去后,礁石上留下的月光气息。“这是Anbar,”哈伦用指腹轻轻摩挲那物的纹路,“海洋给沙漠的礼物,抹香鲸把它藏在深海,风暴把它送到岸边,比黄金更难得。”

穆萨眨了眨眼,把“Anbar”两个音节嚼在舌尖,像含了一颗会发香的石子。他看见哈伦把羚羊皮重新裹紧,贴在胸口,那里能感受到心脏的跳动,与Anbar的温软隔着一层布,却像两个不同世界的呼吸,轻轻碰在了一起。远处的沙丘上,最后一点光也沉了下去,只有驼铃还在响,像在为这个名字,敲下第一个温柔的注脚。

上卷

第一卷:沙海驮月,Anbar初逢

哈伦的商队在沙漠里走了二十天,目的地是波斯湾沿岸的渔港——那里有渔民守着海浪,等着Anbar随潮而来。穆萨是第一次跟哈伦走这条线,骆驼的蹄子踩过滚烫的沙砾,他总忍不住摸一摸腰间的羊皮袋,里面装着哈伦给的一小块碎Anbar,是去年风暴后从渔民手里换来的。那碎块不大,却足够让他在夜里想家时,闻着那股海的气息,仿佛能看见故乡的椰枣树,也能看见从未见过的海。

到渔港时,正赶上退潮。浅滩上的贝壳泛着银光,渔民们赤着脚在沙里翻找,裤脚卷到膝盖,沾着咸湿的沙。哈伦熟门熟路找到老渔民赛义夫,赛义夫看见他,咧开缺了颗牙的嘴笑,手里举着个粗陶碗:“哈伦,这次有好东西。”他把碗递过来,里面躺着一块比哈伦怀里那块更大的Anbar,颜色更深些,靠近碗沿的地方,还留着一道浅浅的鲸齿印。

“怎么来的?”哈伦接过陶碗,指尖刚碰到Anbar,眼睛就亮了。赛义夫坐在礁石上,掏出烟袋,慢悠悠点燃:“三天前的夜潮,把它冲在珊瑚丛里。我家小子潜水去捡,差点被浪卷走——这东西,是带着海的脾气的。”穆萨蹲在旁边,看着哈伦用小刀轻轻刮了一点Anbar的碎屑,放在火上烤。青烟冒出来的瞬间,那股熟悉的沉润香气漫开来,混着海边的盐味,竟比在沙漠里闻着更清透,像海风吹过挂满椰枣的枝头,甜里带着凉。

哈伦和赛义夫讨价还价时,穆萨走到浅滩边。海水漫过他的脚背,凉得他一缩脚。他想起哈伦说的,Anbar是抹香鲸的分泌物,在深海里待了不知多少年,才被浪潮送到岸边。他低头看着水里自己的影子,忽然觉得,这Anbar就像个信使,从深海来,到沙漠去,把两个不相干的世界连在了一起。等哈伦把Anbar装进新的羊皮袋,穆萨摸了摸自己腰间的碎块,悄悄在心里说:原来你是从这么远的地方来的。

归程的沙漠里,商队遇到了一场小规模的沙暴。狂风卷着沙粒打在脸上,疼得人睁不开眼。哈伦把装Anbar的羊皮袋紧紧抱在怀里,伏在骆驼背上,大声喊着让大家靠拢。穆萨看见哈伦的头巾被风吹掉,露出花白的头发,却始终没松开怀里的袋子。沙暴过后,哈伦打开羊皮袋检查,Anbar上沾了点沙粒,他用袖子轻轻擦干净,眼神里的郑重,像在对待一件圣物。“穆萨,记住,”哈伦把Anbar递给他看,“Anbar不是普通的香料,它是海洋的馈赠,是沙漠与海的约定。以后你要是带它去更远的地方,千万不能丢了这份心意。”穆萨接过Anbar,指尖的温软透过羊皮,传到心里。他望着远处重新亮起来的星空,觉得“Anbar”这两个字,忽然有了重量。

第二卷:巴士拉市,异质疑云

巴士拉的市集总像一锅煮沸的蜜,甜的、香的、辣的气息裹着人声,从巷口一直漫到河边。哈伦的商队一到,就有熟客围上来——他们大多是为Anbar来的。哈伦把装Anbar的羊皮袋放在铺着丝绸的摊子上,刚打开一条缝,那股沉润的香气就飘了出去,像一只无形的手,把路过的人都牵了过来。

“哈伦,这次的Anbar成色怎么样?”一个穿波斯锦袍的商人挤到前面,是卡里姆,专做香料和珠宝的生意。哈伦拿出一小块Anbar递给他,卡里姆接过去,放在鼻尖闻了闻,又用指甲轻轻掐了掐:“还是老样子,好东西。”说着,他忽然从自己的锦盒里拿出一块东西,放在哈伦的摊子上——那是一块鸡蛋大小的黄色物件,泛着透明的光,像把阳光冻在了里面,指尖触上去,是硬的,带着点冰凉。

“你看,我从东方山林里换来的,他们也叫它Anbar。”卡里姆的语气带着点得意,“说这是树木流出来的树脂,埋在地下几百年,就变成这样了。”哈伦的眉头皱了起来,他拿起那块黄色物件,翻来覆去地看。香气是有的,却比他的Anbar淡些,带着点草木的清苦,不像从海洋来的那样沉润。“不对,”哈伦摇了摇头,“Anbar是海洋给的,从抹香鲸身上来,怎么会从树林里长出来?”

两人的争论引来了不少人围观。一个穿白色长袍的学者挤进来,是伊本,常在市集里记录各地的物产。他接过哈伦的灰褐Anbar和卡里姆的黄色物件,放在阳光下仔细看,又分别刮了点碎屑,放在火上烤。灰褐Anbar的烟是暖的,香里带咸;黄色物件的烟是清的,香里带涩。“都是好东西,”伊本在羊皮纸上写下“Anbar”两个字,又在旁边画了两个简单的图,一个像海浪,一个像树木,“或许,海洋和山林,都有给人间的Anbar,只是模样不同罢了。”

穆萨站在旁边,看着那两块不同的“Anbar”。他想起在海边捡到的Anbar,是温软的,带着海的气息;而卡里姆的这块,是坚硬的,带着树的味道。他悄悄摸出自己腰间的碎Anbar,又碰了碰卡里姆的黄色物件,忽然觉得,就像沙漠里有椰枣树和胡杨树,虽然都是树,却不一样,Anbar或许也有两种模样?只是哈伦坚持自己的Anbar才是真的,卡里姆也不肯让步,伊本只好把两种特征都记下来,笑着说:“等以后走得更远,或许能知道答案。”

那天晚上,穆萨在河边洗东西时,看见卡里姆的伙计在偷偷卖黄色的“Anbar”,有人买回去,说要镶嵌在首饰上。穆萨想起哈伦的Anbar,大多被贵族买去做香水,或是入药。他望着河里的月亮,觉得这两个“Anbar”,就像月亮的两个影子,一个在海里,一个在林间,却都被人叫做同一个名字。他不知道这是好是坏,只觉得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挠了一下,总想着要弄明白。

第三卷:地中海潮,西渡初啼

十年时光,像沙漠里的风,吹老了哈伦的头发,也把穆萨吹成了能独当一面的商队首领。哈伦临终前,把装Anbar的羚羊皮交给穆萨,说:“去西边看看吧,把Anbar带到更远的地方,或许能找到当年卡里姆那块‘Anbar’的答案。”穆萨记住了这句话,第二年春天,他带着商队,沿着红海,穿过苏伊士地峡,第一次踏上了地中海的土地。

威尼斯的港口比巴士拉更热闹,桅杆像一片森林,海鸥在桅杆间穿梭,叫声清亮。穆萨的商队刚靠岸,就有一个穿羊毛外套的欧洲人迎上来,是马可,在港口做中介的商人。马可的眼睛很亮,一看见穆萨的商队,就用半生不熟的阿拉伯语问:“有香料吗?最好的那种。”穆萨想起哈伦的话,从怀里拿出那块羚羊皮,打开——灰褐的Anbar在阳光下泛着柔光,香气一飘出来,马可的眼睛就直了。

“这是什么?”马可凑上前,小心翼翼地闻了闻,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这气味……像春天的花园,又像海边的雾,太特别了。”穆萨笑了笑,说:“这是Anbar,来自东方的海洋。”马可立刻决定买下,他把Anbar送给威尼斯的一位贵族,贵族用它磨成粉,和玫瑰精油混合,做成了一瓶香水。那天贵族举办宴会,香水一喷出来,满厅的人都问:“这是什么香?”马可趁机把“Anbar”这个名字,告诉了更多人。

没过多久,马可又找到穆萨,脸上带着困惑:“穆萨,我从另一个商队买了‘Anbar’,但和你的不一样。”他拿出一个小盒子,里面装着一块黄色的物件——穆萨一眼就认出来,和当年卡里姆的那块很像,硬的,透明的,带着草木的清香。“你看,”马可把两块“Anbar”放在一起,“这个黄的,点燃后气味很淡,而且很硬,不像你的Anbar,是软的,香气更浓。”

穆萨接过黄色的物件,指尖触到冰凉的质感,忽然想起了伊本当年的话。他把两块“Anbar”都放在阳光下,灰褐的那块像凝固的海浪,黄色的那块像封存的阳光。他试着用小刀刮了点黄色物件的碎屑,放在火上烤,青烟里带着松针的味道,和他的Anbar完全不同。“马可,”穆萨认真地说,“我想,这不是同一种东西。我的Anbar来自海洋,是抹香鲸的分泌物;而这个,或许来自山林,是树木的树脂。”马可愣住了,他一直以为“Anbar”是同一个东西,没想到竟有两种来源。

那天晚上,穆萨和马可坐在港口的石阶上,看着海浪拍打着码头。穆萨给马可讲了哈伦的故事,讲了巴士拉市集上的争论,讲了伊本的记录。马可听着,忽然说:“或许,我们应该给它们起不同的名字,不然会一直混淆下去。”穆萨点点头,望着远处的星空,想起了哈伦的嘱托。他觉得,Anbar从沙漠到海洋,再到这里,终于要迎来一个新的开始了。

第四卷:佛罗伦萨光,名分之辩

又过了二十年,马可的儿子托马索,成了佛罗伦萨有名的香料商人。他从小听父亲讲穆萨和Anbar的故事,长大后,特意收集了两种“Anbar”,放在自己工作室的木盒里——一个灰褐,一个明黄,像两颗不同颜色的星星,躺在丝绒上。

托马索常把木盒打开,放在窗边的阳光下。灰褐的Anbar会泛出蜜蜡般的柔光,用手一捏,能留下浅浅的指印;明黄的Anbar则像水晶,硬得能划开木头,阳光透过它,会在桌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托马索试过用它们做不同的东西:灰褐的Anbar磨成粉,和薰衣草混合,做成的香水能留香三天;明黄的Anbar切成小块,镶嵌在银饰里,戴在身上,会随着体温慢慢散出淡淡的清香。

他找来了佛罗伦萨的学者乔瓦尼,乔瓦尼是研究东方语言和物产的专家。托马索把两块“Anbar”放在乔瓦尼面前,说:“乔瓦尼先生,我想知道它们到底是什么。我父亲说,它们都叫Anbar,但来源和用途完全不同。”乔瓦尼接过Anbar,仔细看了看,又翻出自己收藏的阿拉伯文献——里面有伊本当年的记录,画着海浪和树木的图案。

“你看,”乔瓦尼指着文献说,“阿拉伯人最初的Anbar,指的是来自海洋的灰褐物件,也就是抹香鲸的分泌物。后来他们遇到了来自山林的黄色物件,也暂时叫Anbar,但并没有说它们是同一种东西。”托马索恍然大悟,他拿起灰褐的Anbar,说:“那这个,就是真正的Anbar?”乔瓦尼摇了摇头:“不能说谁更真,只是来源不同。我们应该给它们起不同的名字,这样才不会混淆。”

托马索坐在桌前,看着两块“Anbar”,陷入了沉思。他想起父亲说的,穆萨的Anbar来自海洋,是“灰”的;而另一块来自山林,是“黄”的。他试着用意大利语念叨:“灰的Anbar……GrisAmbre?黄的Anbar……JauneAmbre?”乔瓦尼眼睛一亮,说:“很好!Gris是灰,Jaune是黄,这样既能保留‘Ambre’(Anbar的音译)这个名字,又能区分它们的来源。”

托马索立刻把这个想法记在账本上,他在灰褐Anbar的旁边写下“AmbreGris”,在黄色Anbar的旁边写下“AmbreJaune”。他把账本拿给佛罗伦萨的其他商人看,大家一开始还有些不习惯,但慢慢发现,这样区分后,买卖时再也不会混淆了。有个画家听说了,特意来找托马索要了一块AmbreJaune,磨成粉,和颜料混合,画出来的画,在阳光下竟泛着淡淡的光泽,像把时光画进了画布。

那天傍晚,托马索把两块Anbar放回木盒里,窗外的夕阳照进来,AmbreGris泛着暖光,AmbreJaune泛着金光。他忽然觉得,这不仅仅是两个名字的区分,更是两种文化的相遇——阿拉伯人把Anbar从海洋带到沙漠,欧洲人把它从东方带到这里,最终,用两个名字,给了它们各自的名分。他想起父亲说的穆萨,想起遥远的巴士拉,想起沙漠里的驼铃,忽然觉得,Anbar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

(上卷完)

热门小说推荐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父死了,留下美艳师娘,一堆的人打主意,李福根要怎么才能保住师娘呢?...

张三丰弟子现代生活录

张三丰弟子现代生活录

张湖畔,张三丰最出色的弟子,百年进入元婴期境界的修真奇才。他是张三丰飞升后张三丰所有仙器,灵药,甚至玄武大帝修炼仙境的唯一继承者,也是武当派最高者。在张三丰飞升后,奉师命下山修行。大学生,酒吧服务员,普通工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生活,总是有丰富多彩的人生,不同的遭遇,动人的感情,总是让人沉醉不已。武林高手...

修真位面商铺

修真位面商铺

成仙难,难于上青冥!修真难,没有法宝没有丹药没有威力巨大的符箓,没有强悍的天赋。但是自从有了位面商铺就不一样了,有了位面商铺一切都有了。什么,修真界最普通的洗髓丹在你那里是绝世神丹!什么,你们那个位面遍地都是各种精金矿物,精铁灰常便宜!前世走私军火的商人,今生在修真界同样要将商人当做自己终生的追求。我只是一个做生意的,修炼真仙大道只是我一个副业。成为位面商铺之主,横扫诸天万界。商铺在手,天下我有!...

鹿鼎风流记

鹿鼎风流记

少年附身韦小宝,和康熙做兄弟,唬弄皇帝有一手绝色美女尽收,色遍天下无敌手!睿智独立,诱惑惊艳的蓝色妖姬苏荃花中带刺刺中有花的火红玫瑰方怡温柔清新纯洁可人的水仙花沐剑屏空谷幽香,善解人意的解语花双儿倾国倾城,美丽绝伦的花中之王牡丹阿珂诱惑惊艳美艳毒辣的罂粟花建宁空灵纯洁娇艳精怪的山涧兰花曾柔...

超凡世界

超凡世界

地球少年江云卷入了一个神秘的超凡世界之中,获得了超凡之力,并且开始在地球以及一个个超凡世界,开启了自己追逐巅峰的超凡旅程。VIP。全订阅可入,要验证。普通。(ps已经完本神卡...

悦女吴县

悦女吴县

书名?阅女无限??呵呵,广大银民,请看清楚哦。吴县,这个二十岁的青涩小子,进城上学,居然一不留神,取悦于众多美女,在众女的帮助下,事业也是蒸蒸日上。且看主角如何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吴县的悦女事业中去。蹩脚的猪脚,由一个初哥,逐渐成为花丛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