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星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金灯映毒录下卷(第2页)

孩子们痊愈后,家长们纷纷前来道谢。石生将这外用法记录下来,又教给村里的乡亲和周边赶来的医者:“小儿急疹、水痘等症,若热毒在表,均可采用挂金灯汁液配伍炉甘石外用,配合少量内服,既能治病,又能护稚阳,比单用寒凉药物更为安全。”这一巧妙的用法很快在民间流传开来,无数患儿因此受益。石生看着健康活泼的孩子们,心中愈发坚定了传承挂金灯用药智慧的决心,他开始更系统地记录挂金灯的不同用法,从内服、外用,到不同病症的配伍,力求让这味奇药的功效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第四回

贪商觊觎谋垄断

众志成城护灵苗

挂金灯的名气越来越大,不仅医者争相求购,连药材商也嗅到了商机。济南府最大的药材商赵德发,听闻挂金灯在治疗热毒、黄疸等症上疗效显着,且目前只有樵岭村及周边村落少量种植,便起了垄断之心。他带着重金来到樵岭村,找到村长和石生,提出要以十倍于市价的价格,收购全村所有的挂金灯果实和种子,还要独占挂金灯的种植权,不允许村民私自售卖。

“李壮士,村长,”赵德发捻着山羊须,傲慢地说道,“这挂金灯虽好,但你们村民不懂经营,卖不出好价钱。不如卖给我,我将其销往全国各地,你们也能赚个盆满钵满。日后这挂金灯的种植,也由我来统一管理,你们只需按我的要求栽种,便能坐享其成。”

石生闻言,当即拒绝:“赵掌柜,这挂金灯是救命的仙草,不是你谋利的工具。当初白狐赠果,是为了让它解百毒、救万民,若被你垄断抬价,寻常百姓哪里买得起?这违背了天意,也辜负了白狐的心意。”村长也附和道:“赵掌柜,我们村民栽种挂金灯,是为了自己治病方便,也为了帮助邻里乡亲,不是为了发财。你还是请回吧。”

赵德发碰了一鼻子灰,心中不甘,又私下找到村里几位家境贫寒的村民,许以重金,让他们偷偷将挂金灯种子卖给自己,还承诺让他们成为自己的专属种植户,享受高额报酬。有两位村民动了心,趁夜偷偷挖取了自家菜园里的挂金灯幼苗,准备卖给赵德发。

石生得知后,连夜找到这两位村民,语重心长地说道:“兄弟,我知道你们家境困难,想多赚些钱。但这挂金灯是全村人的希望,是无数病人的救命药。若被赵德发垄断,他必定抬高价格,让那些穷苦病人无药可医。我们栽种挂金灯,图的不是钱财,是心安,是积德。”他又拿出自己积攒的米粮和钱财,递给两位村民:“你们若是缺吃少穿,只管跟我说,我和村里大伙都会帮你们。但这挂金灯的种子和幼苗,绝不能卖给外人,断了百姓的生路。”

两位村民听后,羞愧不已,当场表示不再卖给赵德发,还主动将幼苗栽了回去。村里的其他村民也纷纷表示,要共同守护挂金灯。为了防止赵德发再来捣乱,石生提议,由村里统一管理挂金灯的种植和售卖,将挂金灯的种子分发给周边愿意栽种的村落,教会他们种植和用药方法,让挂金灯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这样一来,赵德发便无法垄断了。

村民们一致同意,纷纷行动起来,将挂金灯种子分发给沂蒙山区的各个村落,石生则带着儿子李青山,走遍周边十里八乡,手把手教村民们如何选地、播种、浇水、施肥,如何根据不同病症用药。很快,沂蒙山区的山坡上、菜园里,到处都种满了挂金灯。每到深秋,漫山遍野的金灯随风摇曳,成为了鲁中大地最动人的风景。赵德发见挂金灯已广泛种植,垄断无望,只能悻悻离去。而石生和村民们众志成城护灵草的故事,也成为了一段佳话,被人们口口相传。

第五回

孕妇热毒两难全

慎用药方保母子

春去秋来,挂金灯已在沂蒙山区广泛种植,成为了民间治疗热毒病症的常用药。这年深秋,樵岭村隔壁的杏花村,一位怀孕七个月的孕妇王氏突然患上了热毒病症,高热不退,咽喉肿痛,皮肤还出现了红色斑疹。家人急得团团转,请来的郎中看着孕妇的症状,面露难色:“此乃热毒炽盛之症,需用清热解毒之药,但孕妇用药需万分谨慎,稍有不慎,便可能伤及胎儿,实在不敢轻易用药。”

王氏的丈夫刘老实听闻石生用挂金灯治病救人,且用药谨慎,便连忙跑到樵岭村求助。石生赶到杏花村,查看王氏的症状,切脉后发现,王氏脉象洪数,舌红苔黄,热毒确实盛重,但腹中胎儿脉象平稳,尚无大碍。“这病若不及时治疗,热毒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但若用药不当,也会危及母子安全。”石生心中思索,想起沈御医曾教过他“孕妇用药,宜清热而不伤胎,解毒而不耗气”。

他回到家中,查阅自己的用药笔记,又翻出沈御医留下的医书,反复琢磨后,拟定了一个谨慎的药方:挂金灯果实两枚(减量以避寒凉)、紫苏梗三钱(理气安胎)、黄芩三钱(清热安胎)、金银花三钱(清热解毒)、甘草二钱(调和药性)。石生解释道:“挂金灯清热解毒为君,但用量减半,避免寒凉伤胎;紫苏梗理气宽中、安胎,黄芩清热燥湿、安胎,二者为臣,既能辅助解毒,又能保护胎儿;金银花清热解毒、轻清上浮,专攻咽喉热毒,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此方药性平和,既能清解热毒,又能安胎护胎,当可一试。”

王氏的家人半信半疑,但此时已无他法,只能按照石生的嘱咐煎药服用。第一剂药服下后,王氏的高热略有减退,咽喉肿痛也缓解了一些;三剂药服完,高热退去,斑疹开始消退;七剂药过后,王氏的热毒病症痊愈,腹中胎儿也安然无恙,胎动正常。

此事传开后,周边村落的孕妇若患上热毒病症,都纷纷来找石生诊治。石生对待孕妇用药,始终慎之又慎,每一次都仔细辨证,根据孕妇的体质和病症轻重,调整挂金灯的剂量和配伍药材。有一位孕妇体质虚寒,患上热毒后,石生在药方中加入了少量生姜、大枣,以温中和胃,缓和挂金灯的寒性;有一位孕妇热毒较轻,石生则只让她用少量挂金灯果实泡水饮用,配合清淡饮食,便治愈了病症。

多年来,石生用挂金灯配伍安胎药,治愈了数十位患病孕妇,无一出现意外,母子皆安。沈御医得知后,特意写信称赞:“挂金灯性寒,孕妇慎用,而你能辨证施治,巧配药物,既解热毒,又保胎儿,足见你用药之精、心思之细。这正是传统医学‘辨证施治、中病即止’的精髓所在。”石生将这些孕妇用药的病案详细记录下来,成为了挂金灯用药经验中宝贵的一部分,也为后世医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第六回

乡志载录留青史

学者考察证源流

时光荏苒,十年光阴转瞬即逝。石生已年过四十,两鬓添了些许白发,但他依旧每日照料挂金灯,为村民们治病施药。他的儿子李青山也已长大成人,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不仅学得一手种植挂金灯的好手艺,还精通挂金灯的用药之道,成为了村里年轻一代的医者。

这年,山东省府组织编纂《山东通志·物产卷》,专门派学者周文彬前往各地考察民间特产和奇药。周文彬是济南府有名的学者,兼通医术和史学,听闻沂蒙山区挂金灯的传奇故事后,专程来到樵岭村,想要将这味奇药载入通志。

周文彬在樵岭村住了一个月,每日与石生、李青山一同采药、施诊,走访了数百位被挂金灯治愈的患者,查看了石生十年来记录的所有用药笔记。他发现,石生的笔记虽然字迹粗糙,却是一部珍贵的实践记录,里面详细记载了挂金灯治疗热毒、黄疸、急疹、痈疽等数十种病症的病案,包括患者的症状、用药剂量、配伍药材、痊愈时间,甚至还有失败的案例和心得体会。

“李壮士,你这笔记,比许多官修医书都更为珍贵啊!”周文彬感慨道,“官修医书多引经据典,而你这笔记,皆是从实践中来,真实可靠,详细记录了挂金灯的药性和用法,这正是‘实践先于文献’的最好证明。”他又翻阅了樵岭村的村志,发现村志中早已记载了石生救狐得果、挂金灯救苦救难的故事,还有历年疫病中挂金灯治愈村民的具体人数。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挂金灯的源流,周文彬还前往沂蒙山区的深山之中,寻找当年白狐赠果的山坳。在石生的指引下,他找到了那处向阳的山坳,只见山坳中的挂金灯已自然繁衍成林,清泉潺潺,野花盛开,宛如仙境。周文彬采集了挂金灯的标本,详细记录了其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又采访了当地的老猎人、老药农,收集了更多关于挂金灯的民间传说和用药经验。

离开樵岭村时,周文彬握着石生的手,郑重地说:“李壮士,你和挂金灯的故事,以及你十年来积累的用药经验,我一定会详细载入《山东通志》,让这味民间奇药被更多人知晓,让你的智慧造福更多百姓。”次年,《山东通志·物产卷》修成,其中专门记载了挂金灯:“沂蒙山区产挂金灯,枝细叶密,实如灯笼,红萼金辉,性凉味甘酸,清热解毒,利咽消肿,凉血止血,治热毒疫病、黄疸斑疹、痈疽疮毒等症,民间多用以救急,疗效显着。”挂金灯从此正式载入地方史志,成为了被官方认可的良药。

热门小说推荐
神印王座

神印王座

魔族强势,在人类即将被灭绝之时,六大圣殿崛起,带领着人类守住最后的领土。一名少年,为救母加入骑士圣殿,奇迹诡计,不断在他身上上演。在这人类六大圣殿与魔族七十二柱魔神相互倾轧的世界,他能否登上象征着骑士最高荣耀的神印王座?...

鹿鼎风流记

鹿鼎风流记

少年附身韦小宝,和康熙做兄弟,唬弄皇帝有一手绝色美女尽收,色遍天下无敌手!睿智独立,诱惑惊艳的蓝色妖姬苏荃花中带刺刺中有花的火红玫瑰方怡温柔清新纯洁可人的水仙花沐剑屏空谷幽香,善解人意的解语花双儿倾国倾城,美丽绝伦的花中之王牡丹阿珂诱惑惊艳美艳毒辣的罂粟花建宁空灵纯洁娇艳精怪的山涧兰花曾柔...

张三丰弟子现代生活录

张三丰弟子现代生活录

张湖畔,张三丰最出色的弟子,百年进入元婴期境界的修真奇才。他是张三丰飞升后张三丰所有仙器,灵药,甚至玄武大帝修炼仙境的唯一继承者,也是武当派最高者。在张三丰飞升后,奉师命下山修行。大学生,酒吧服务员,普通工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生活,总是有丰富多彩的人生,不同的遭遇,动人的感情,总是让人沉醉不已。武林高手...

超凡世界

超凡世界

地球少年江云卷入了一个神秘的超凡世界之中,获得了超凡之力,并且开始在地球以及一个个超凡世界,开启了自己追逐巅峰的超凡旅程。VIP。全订阅可入,要验证。普通。(ps已经完本神卡...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父死了,留下美艳师娘,一堆的人打主意,李福根要怎么才能保住师娘呢?...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庾明毕业后因为成了老厂长的乘龙快婿,后随老厂长进京,成为中央某部后备干部,并被下派到蓟原市任市长。然而,官运亨通的他因为妻子的奸情发生了婚变,蓟原市急欲接班当权的少壮派势力以为他没有了后台,便扯住其年轻恋爱时与恋人的越轨行为作文章,将其赶下台,多亏老省长爱惜人才,推荐其参加跨国合资公司总裁竞聘,才东山再起然而,仕途一旦顺风,官运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庾明联合地方政府开展棚户区改造工程受到了中央领导和老百姓的赞誉。在省代会上,他又被推举到了省长的重要岗位。一介平民跃升为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