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星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回 溪畔生烽烟 坛规掌宁氏(第1页)

1932年深秋,印江六井溪的枫叶红得像燃着的火。宁国学蹲在宁家坪的老坟地里,用袖子擦去残碑上的泥灰,碑上“咸丰十年,黄号军于此立坛”几个字已被风雨侵蚀得模糊不清。这位前保长手里攥着半块干粮,望着远处民团的马队扬尘而过,喉咙里像堵着团烧红的炭。

“叔,民团又在催‘秋防捐’了,说交不上就拿人顶。”侄子宁小五喘着粗气跑来,裤腿上沾着新鲜的泥土,“张家婶子家的耕牛被牵走了,她抱着柱子哭晕过去,民团还说要拆她家的房!”

宁国学猛地站起身,腰间的旧伤被牵扯得生疼。三年前他当保长时,因拒绝为县长搜刮民财被撤了职,还挨了三十军棍,落下这每逢阴雨天就钻心疼的毛病。他望着六井溪两岸荒芜的田垄——本该秋收的季节,却因军阀混战和苛捐杂税,大片稻田撂了荒,百姓只能靠挖野菜、啃树皮度日。

“去天池坪的人回来了吗?”宁国学问。半个月前,他派宁小五的哥哥宁大牛去印江杉树乡打探,听说那里出了个叫李天保的神兵坛主,能教百姓刀枪不入的本事,还立下规矩护着乡邻不受欺负。

“回来了!大牛哥在村口等着呢!”宁小五拉着他就往山下跑。刚到村口老槐树下,就见宁大牛正被几个村民围着,他肩上的伤口渗着血,怀里紧紧揣着个油纸包。

“叔!李天保坛主真是神人!”宁大牛见到宁国学,激动得声音发颤,“我亲眼见他用肚皮顶三根铁叉,三个壮汉踩上去都没事!他还说‘神坛无神,民心是根’,入坛的百姓都能分到粮食,民团不敢靠近半步!”

他打开油纸包,里面是张泛黄的布幡,上面绣着“天下太平”四个大字,边角还缝着几行小字:“禁烟禁酒,禁色禁盗,违者严惩。”“这是李坛主让我带给您的,说您要是信他,就去天池坪取‘真经’。”

宁国学抚摸着布幡上粗糙的针脚,眼眶发热。他想起小时候听爷爷讲的黄号军起义的故事——咸丰年间,胡胜海也是在这六井溪举旗,提出“灭官夺粮”的口号,护着百姓过了几年安稳日子。如今这世道,可不就跟当年一样暗无天日吗?

“民团明天还要来催捐。”一个瘸腿老人拄着拐杖上前,“国学啊,你当过保长,见过世面,就领着我们干吧!就算不成,也比被活活饿死强!”

村民们纷纷附和,有人掏出藏在怀里的杂粮,有人举起生锈的柴刀,连几个妇女都抹着眼泪说要跟着干。宁国学望着眼前一张张饱经苦难的脸,突然将布幡高高举起:“明天我就去天池坪拜师!不学好本事,绝不回来见乡亲们!”

当晚,六井溪的山风里飘着歌声,是宁国学小时候听来的黄号军歌谣,被村民们改了新词:“六井溪,水悠悠,苛捐杂税使人愁;盼神兵,从天降,劈了贪官和恶狗……”

宁国学带着宁大牛,揣着村民凑的半袋玉米饼,第二天一早就往天池坪赶。山路崎岖难行,宁国学的旧伤时不时发作,每走一步都疼得龇牙咧嘴,却硬是咬着牙没掉队。

走了三天三夜,终于在第四天晌午看到了天池坪的轮廓。远远望去,三面环山的坪地上插着无数面红旗,五百多个穿着青布短褂的百姓正在操练,喊杀声震得山回声响。宁国学站在山坡上,看见李天保正站在高台上指挥,他手里没拿桃木剑,而是握着根藤条,时不时指着山石比划着什么。

“那是在教阵法。”宁大牛小声说,“李坛主说光靠硬功不行,得懂进退攻守,才能以少胜多。”

两人刚走到坪地边缘,就被两个手持大刀的神兵拦住。听说他们是从六井溪来拜师的,神兵立刻领着去见李天保。此时李天保刚教完阵法,正在擦拭汗水,见宁国学面带风霜却眼神坚毅,不由得生出几分敬意。

“宁兄是为百姓来的,还是为自己来的?”李天保开门见山。

“为黔东所有受苦人来的。”宁国学拱手行礼,“六井溪百姓快被逼死了,我若学不成本事,回去也是死路一条,不如死在求学的路上。”

李天保哈哈一笑,拉着他走到神坛边,指着上面挂着的“四禁”木牌:“我这神坛没有画符念咒的本事,只有三样东西——强身的功夫,护民的规矩,还有抱团的人心。宁兄要是想学这些,我倾囊相授;要是想求神拜佛,现在就请回。”

宁国学看着木牌上的字,又望向操练的百姓——他们脸上没有迷信的狂热,只有踏实的坚毅,每人腰间都别着块竹牌,上面刻着自己的名字和入坛日期。“李坛主以诚待人,我宁国学佩服!”他单膝跪地,“请受我一拜!”

接下来的半个月,宁国学跟着李天保学了三样“真诀”:一是“滚刺条”“过刀关”的硬功——滚刺条时在背上垫厚布,过刀关靠的是快闪巧劲,虽不能真的刀枪不入,却能练出胆量和身手;二是“四禁坛规”的订立之法——不仅要写在木牌上,更要让百姓自己推选“坛规监事”,互相监督;三是“依山设坛”的门道——选地势险要处立坛,既能防御又能聚粮,还能借着山水灵气聚拢人心。

离别的前一天,李天保带宁国学去看天池坪的粮仓。十几个百姓正在分粮,每人领完都在本子上按手印,没有争抢,没有哄闹。“你看,”李天保指着粮仓角落的缺口,“我故意留着没补,百姓自己就会轮流看守,比派兵盯着还管用。民心齐了,比什么神符都灵。”

宁国学望着那缺口,突然明白了什么。他掏出随身携带的笔墨,在布幡背面写下一副对联:“天上仙神救苦难;地下诸佛保平安。”“我要把这副对联挂在六井溪的神坛上,不是信神仙,是告诉百姓,能救他们的‘仙神诸佛’,就是咱们自己!”

李天保拍拍他的肩膀:“六井溪曾是黄号军的根基,那里的百姓骨头硬。宁兄此去,定能让烽火重燃。”他让人取来二十斤粮食和两把钢刀,“带着这些回去,告诉乡亲们,天池坪永远是他们的后盾。”

宁国学回到六井溪的那天,正赶上民团在宁家坪抢粮。他老远就听见妇女的哭喊和枪托砸门的声响,当即挥舞着钢刀冲了上去:“住手!”

民团头子是个独眼龙,见宁国学背着行囊,以为是逃难回来的,狞笑着挥刀砍来:“哪来的野狗,敢管老子的事!”

宁国学早有准备,侧身躲过刀锋,借着冲劲用肩膀撞向独眼龙的胸口。这招是李天保教的“借力打力”,独眼龙猝不及防,被撞得连连后退,手里的刀“哐当”掉在地上。

“这是‘过刀关’的本事!”宁大牛趁机大喊,“宁叔从天池坪学了神兵绝技,刀枪不入!”

民团的人本就心虚,见独眼龙被打倒,又听说“刀枪不入”,顿时慌了神。宁国学趁热打铁,当众表演了“滚刺条”——他脱下上衣,在铺满尖刺的藤条上翻滚两圈,背上虽划了几道血痕,却硬是没惨叫一声。

“神兵显灵了!”百姓们欢呼着举起锄头、扁担,民团的人吓得屁滚尿流,连抢来的粮食都没敢带,骑着马就逃了。

当天下午,宁国学就在六井溪的宁家洞设坛。这山洞深三丈,宽两丈,洞口正对溪流,易守难攻,据说当年黄号军就曾在这里藏过粮食。百姓们带着稻草、布匹和杂粮涌来,宁小五和几个青年在洞壁上凿出凹槽,挂上李天保送的“天下太平”布幡,旁边就贴着宁国学写的那副对联。

“入坛先立誓,违誓必严惩!”宁国学站在临时搭起的土台上,声音洪亮如钟,“第一条,禁烟赌——谁要是敢抽鸦片、聚赌,立刻赶出坛门,永不收留!第二条,禁抢掠——咱们只抢贪官劣绅的粮,谁要是敢动乡亲一针一线,按坛规处置!”

说到“禁色”时,他特意看向几个年轻汉子:“谁家没有妻女姐妹?谁要是敢调戏妇女,休怪我宁国学不客气!最后一条,禁临阵退缩——打仗时谁敢逃跑,就按通敌论处!”

话音刚落,人群里走出七个妇女,为首的是个三十多岁的女子,梳着发髻,腰间别着把剪刀,正是被抢了耕牛的张家婶子文贵弟。“宁坛主,男人能入坛,我们女人也行!”文贵弟声音清亮,“我们能缝补浆洗,能送水送饭,真打起来,也能拿起剪刀拼!”

其他六个妇女也纷纷响应,其中有两个还是未出嫁的姑娘。宁国学看着她们坚定的眼神,想起李天保说的“民心不分男女”,当即拍板:“好!就成立‘七仙女’支队,由文贵弟统领,负责坛里的缝补、救护,必要时也能参战!”

热门小说推荐
一揽众美在三国

一揽众美在三国

一个现代人,来到了古代,哇噻,美女如云呀,一个一个都要到手,战争阴谋铁血一揽众美,逍遥自来快乐似神仙本书集铁血与情感于一身为三国类中佳品。...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庾明毕业后因为成了老厂长的乘龙快婿,后随老厂长进京,成为中央某部后备干部,并被下派到蓟原市任市长。然而,官运亨通的他因为妻子的奸情发生了婚变,蓟原市急欲接班当权的少壮派势力以为他没有了后台,便扯住其年轻恋爱时与恋人的越轨行为作文章,将其赶下台,多亏老省长爱惜人才,推荐其参加跨国合资公司总裁竞聘,才东山再起然而,仕途一旦顺风,官运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庾明联合地方政府开展棚户区改造工程受到了中央领导和老百姓的赞誉。在省代会上,他又被推举到了省长的重要岗位。一介平民跃升为省长...

神墓

神墓

神魔陵园位于天元大6中部地带,整片陵园除了安葬着人类历代的最强者异类中的顶级修炼者外,其余每一座坟墓都埋葬着一位远古的神或魔,这是一片属于神魔的安息之地。一个平凡的青年死去万载岁月之后,从远古神墓中复活而出,望着那如林的神魔墓碑,他心中充满了震撼。沧海桑田,万载岁月悠悠而过,整个世界彻底改变了,原本有一海峡之隔的...

修真位面商铺

修真位面商铺

成仙难,难于上青冥!修真难,没有法宝没有丹药没有威力巨大的符箓,没有强悍的天赋。但是自从有了位面商铺就不一样了,有了位面商铺一切都有了。什么,修真界最普通的洗髓丹在你那里是绝世神丹!什么,你们那个位面遍地都是各种精金矿物,精铁灰常便宜!前世走私军火的商人,今生在修真界同样要将商人当做自己终生的追求。我只是一个做生意的,修炼真仙大道只是我一个副业。成为位面商铺之主,横扫诸天万界。商铺在手,天下我有!...

倚天屠龙夺艳记

倚天屠龙夺艳记

赵敏的娇蛮狐媚周芷若的举止优雅小昭的温柔体贴不悔的秀丽美艳蛛儿的任性刁蛮  一梦醒来,该是倚天屠龙的另一个新主角上场了...

圣堂

圣堂

一个小千世界狂热迷恋修行的少年获得大千世界半神的神格,人生从这一刻改变,跳出法则之外,逆天顺天,尽在掌握!骷髅精灵不能说的秘密,尽在火热圣堂,等你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