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星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85章 从孔子和歌观其处世与育人智慧(第1页)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论语?述而》中有这样一则简短却意蕴深厚的记载:“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短短十二字,如同定格了两千多年前的一幅生活图景——孔子与人一同唱歌,若对方唱得好,必定会请对方再唱一遍,之后自己再跟着和唱。这看似寻常的音乐互动,绝非简单的娱乐之举,背后藏着孔子对艺术的尊重、对他人的欣赏,更折射出他独特的处世哲学与育人智慧。透过这则记载,我们得以穿越时空,触摸到孔子鲜活而温暖的形象,探寻其思想体系中那些融入日常细节的深刻内涵。

一、春秋乐境:孔子和歌的时代土壤

要真正理解孔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的行为,首先需将其置于春秋时期的音乐文化背景中。春秋之时,音乐并非如今日这般仅为休闲娱乐,而是与政治、伦理、礼仪深度绑定,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形成了独特的“乐境”。

(一)礼乐合一:春秋音乐的社会功能

西周以来,“礼”与“乐”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维系社会秩序的核心体系,即“礼乐制度”。“礼”划分等级、规范行为,“乐”则调和情感、涵养心性,二者结合,实现“以礼别异,以乐和同”的社会治理目标。在当时,音乐渗透于祭祀、朝聘、宴饮、婚嫁等各类礼仪活动中,不同场合需使用不同的乐曲、乐器与演奏形式,不可僭越。例如,天子祭祀天地时用《大武》《大夏》等庄重乐舞,诸侯相见时则有特定的宴乐曲目,甚至不同身份的人在音乐欣赏与演奏上都有严格的等级界限。

到了春秋时期,尽管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的局面逐渐显现,诸侯僭用天子之乐、大夫滥用诸侯之乐的现象时有发生,但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并未动摇。各国仍以“乐”彰显国力、传递文化,士大夫阶层更是将音乐修养视为必备的君子素养。孔子所处的鲁国,作为周公旦的封地,是周礼的重要传承地,“周礼尽在鲁矣”,其音乐文化也尤为发达。鲁国不仅保留了大量西周以来的传统乐曲,还不断发展出新的音乐形式,为孔子接触、研习音乐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二)音乐育人:孔子对“乐教”的重视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乐”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一,更是重要的教育手段。他认为,音乐具有“移风易俗”的强大力量,能够潜移默化地塑造人的品德、调和人的情感。《论语?泰伯》中记载孔子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将“乐”视为个人修养达到成熟境界的关键环节——通过诗歌激发情感,通过礼仪确立言行规范,最终通过音乐完成品德的升华。

孔子本人具备极高的音乐造诣。他不仅精通演奏,能够弹奏琴、瑟等多种乐器,还善于鉴赏音乐,对乐曲的内涵与情感有着深刻的理解。《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后,“三月不知肉味”,并感叹“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足见其对音乐的痴迷与鉴赏能力。正是基于对音乐的深刻认知与高度重视,孔子才会在与人唱歌的日常场景中,展现出对“善歌者”的尊重与欣赏,其“使反之,而后和之”的行为,本质上是对音乐艺术的敬畏,也是对“乐教”理念的践行。

(三)以乐会友:春秋士人的交往方式

在春秋时期的士人阶层中,音乐还是重要的交往媒介。士人们常常通过唱歌、弹琴等音乐活动表达情感、交流思想、增进情谊,形成了“以乐会友”的社交传统。这种交往方式不掺杂功利目的,而是基于对音乐的共同热爱与精神层面的共鸣。例如,《诗经》中的许多诗篇原本就是可唱的歌谣,士人们在宴饮、出游时,常常通过吟诵、歌唱《诗经》中的篇章来表达志向、抒发情怀,或相互劝勉、彼此慰藉。

孔子一生周游列国,广交天下士人,音乐自然成为他与人交往的重要桥梁。当他与人一同唱歌时,对方的“善歌”不仅是音乐层面的优秀,更可能蕴含着真挚的情感、深刻的思想或共同的价值追求。此时,孔子“使反之,而后和之”,既是对对方音乐才华的肯定,也是对彼此精神共鸣的回应——请对方再唱一遍,是为了更深入地感受乐曲的情感与内涵;自己随后和唱,则是在情感与思想上与对方达成契合,实现心灵的沟通。这种以音乐为媒介的交往,展现了春秋士人阶层纯粹而高尚的社交境界,也体现了孔子“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交友理念。

二、行为解析:孔子和歌之举的深层内涵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这一行为,看似简单,却包含着多层深意。从对他人的态度到对艺术的认知,从个人修养到育人智慧,每一个环节都折射出孔子的思想品格,值得我们细细拆解与品味。

(一)“必使反之”:对他人的尊重与欣赏

“必使反之”,即必定请对方再唱一遍。这一行为的核心,是对“善歌者”的尊重与欣赏,展现了孔子待人处世的谦逊与真诚。

首先,“必使反之”是对他人才华的认可。在春秋时期,“善歌”不仅需要良好的嗓音条件,更需要对乐曲情感、节奏、意境的准确把握,是个人音乐修养与艺术才华的体现。当孔子听到对方唱得好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傲慢或不屑,而是以“必使反之”的方式,明确表达对对方才华的肯定。这种肯定并非流于表面的奉承,而是通过“请再唱一遍”的具体行动,传递出“你的歌声值得我再次聆听”的真诚态度,让对方感受到被重视、被认可。

其次,“必使反之”是对他人情感的共情。音乐是情感的载体,一首“善歌”往往蕴含着歌者真挚的情感——或许是对家国的热爱,或许是对理想的追求,或许是对生活的感悟。孔子请对方再唱一遍,本质上是希望更深入地感受歌者所传递的情感,与歌者达成情感上的共鸣。这种共情并非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探寻,体现了孔子对他人内心世界的关注与尊重。他不将音乐视为单纯的技艺展示,而是将其看作人与人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通过“再听一遍”的行为,拉近与歌者的心理距离,建立起真诚的情感连接。

再者,“必使反之”还体现了孔子的谦逊品格。作为当时极具声望的学者与思想家,孔子在学识、品德上都远超常人,但他从不因此自视甚高,而是始终保持谦逊的态度,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面对“善歌者”,他放下自己的身份与地位,以学习者、欣赏者的姿态请求对方再唱一遍,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与他“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主张一脉相承。在孔子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即使是在唱歌这样的日常小事上,他人也可能成为自己的“老师”,值得自己学习与借鉴。

(二)“而后和之”:情感的共鸣与思想的契合

“而后和之”,即在对方再唱之后,自己跟着和唱。这一行为是“必使反之”的自然延续,也是孔子与“善歌者”互动的深化,体现了情感的共鸣与思想的契合。

从音乐层面来看,“和之”是对“善歌”的呼应与升华。和唱并非简单的模仿,而是在理解原曲情感与意境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感受与理解,与原歌者形成音乐上的对话与配合。孔子精通音乐,其和唱必然能够准确把握原曲的节奏、旋律与情感,与原歌者的歌声相得益彰,形成和谐的音乐效果。这种和谐的音乐互动,不仅让双方在听觉上获得愉悦,更在精神层面形成一种默契——通过音乐的共鸣,确认彼此在审美趣味、情感倾向等方面的一致性。

从情感层面来看,“和之”是情感的传递与共享。当孔子通过“必使反之”深入感受歌者的情感后,“和之”便是将这种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再通过歌声传递出来,实现情感的共享。例如,若歌者唱的是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的歌曲,孔子在和唱时,会将自己对天下苍生的关怀融入其中,让歌者感受到“有人与我同忧”的慰藉;若歌者唱的是抒发理想抱负的歌曲,孔子的和唱则会传递出对共同理想的认同,让歌者感受到“有人与我同行”的鼓舞。这种情感的共享,能够极大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形成深厚的情感联结。

从思想层面来看,“和之”更是思想的契合与价值的认同。在春秋时期,许多歌曲的歌词都蕴含着深刻的思想与价值观念,尤其是《诗经》中的诗篇,更是被孔子视为“思无邪”的思想载体。当孔子与他人唱《诗经》中的歌曲时,“善歌”不仅意味着歌声优美,更意味着歌者对诗中思想的深刻理解与认同。此时,孔子的“和之”,便是对诗中思想的再次肯定,也是对歌者价值观念的认同。例如,若歌者唱的是《诗经?小雅》中体现“忠孝”思想的篇章,孔子的和唱便是对“忠孝”理念的坚守与弘扬,表明自己与歌者在核心价值观上的一致性。这种思想的契合,是比情感共鸣更深层次的连接,也是孔子“以友辅仁”交友理念的体现——通过与志同道合者的互动,强化彼此的道德信念,共同追求“仁”的境界。

(三)“必”与“而后”:严谨的态度与有序的互动

在这则记载中,“必”与“而后”两个虚词看似不起眼,却蕴含着孔子严谨的态度与对互动秩序的重视。

“必”字体现了孔子行为的坚定性与一致性。“必使反之”,意味着无论对方的身份、地位如何,只要对方唱得好,孔子都会坚持请对方再唱一遍。这一“必”字,排除了随意性与功利性,表明尊重“善歌者”、欣赏优秀艺术是孔子一贯的态度,而非因时、因人、因地而异的权宜之计。这种坚定的态度,反映了孔子对原则的坚守——对艺术的尊重、对他人的欣赏是一种基本的道德准则,无论面对何种情况,都不能动摇。

热门小说推荐
神墓

神墓

神魔陵园位于天元大6中部地带,整片陵园除了安葬着人类历代的最强者异类中的顶级修炼者外,其余每一座坟墓都埋葬着一位远古的神或魔,这是一片属于神魔的安息之地。一个平凡的青年死去万载岁月之后,从远古神墓中复活而出,望着那如林的神魔墓碑,他心中充满了震撼。沧海桑田,万载岁月悠悠而过,整个世界彻底改变了,原本有一海峡之隔的...

圣堂

圣堂

一个小千世界狂热迷恋修行的少年获得大千世界半神的神格,人生从这一刻改变,跳出法则之外,逆天顺天,尽在掌握!骷髅精灵不能说的秘密,尽在火热圣堂,等你来战!...

魔师逆天

魔师逆天

前世孤苦一生,今世重生成兽,为何上天总是这样的捉弄!为何上天总是那样的不公!他不服,不服那命运的不公。自创妖修之法,将魔狮一族发展成为能够抗衡巨龙的麒麟一族,成就一代麒麟圣祖的威名。...

倚天屠龙夺艳记

倚天屠龙夺艳记

赵敏的娇蛮狐媚周芷若的举止优雅小昭的温柔体贴不悔的秀丽美艳蛛儿的任性刁蛮  一梦醒来,该是倚天屠龙的另一个新主角上场了...

风流英雄猎艳记

风流英雄猎艳记

生长于孤儿院的少年刘翰和几女探险时偶得怪果奇蛇致使身体发生异变与众女合体并习得绝世武功和高超的医术为救人与本地黑帮发生冲突得贵人相助将其剿灭因而得罪日本黑道。参加中学生风采大赛获得保送大学机会。上大学时接受军方秘训后又有日本黑龙会追杀其消灭全部杀手后又参加了央视的星光大道和青歌大赛并取得非凡成绩。即赴台探亲帮助马当选总统世界巡演时与东突遭遇和达赖辩论发现超市支持藏独向世界揭露日本称霸全球的野心为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而在颁奖仪式上其却拒绝领奖主人公奇遇不断出现艳遇连绵不...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庾明毕业后因为成了老厂长的乘龙快婿,后随老厂长进京,成为中央某部后备干部,并被下派到蓟原市任市长。然而,官运亨通的他因为妻子的奸情发生了婚变,蓟原市急欲接班当权的少壮派势力以为他没有了后台,便扯住其年轻恋爱时与恋人的越轨行为作文章,将其赶下台,多亏老省长爱惜人才,推荐其参加跨国合资公司总裁竞聘,才东山再起然而,仕途一旦顺风,官运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庾明联合地方政府开展棚户区改造工程受到了中央领导和老百姓的赞誉。在省代会上,他又被推举到了省长的重要岗位。一介平民跃升为省长...